关于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

来源:南康家具网 | 来源:福建省人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、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| 时间:2025-03-21 | 91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的通知是为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,加大对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经济的支持,防范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,提升自身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表现制定,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、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。

(三)推进资产组合和自身运营低碳转型

9.有序开展碳核算工作。银行保险机构要做好碳排放数据收集、积累等基础工作。鼓励银行机构应用成熟碳核算方法和技术,探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碳排放测算,摸清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底数。鼓励保险公司开展投资组合碳排放测算。在依法保护信息安全的前提下,探索开发基于企业和个人碳核算信息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。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,开展对重点项目碳排放情况的评估、核查,提升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。

10.降低资产组合碳排放。银行保险机构要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导向,落实有保有压的差异化授信与投资政策,稳步提高绿色金融业务比重。严把授信准入关,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。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基于碳表现的投融资评价、分类和动态管理,逐步优化资产结构,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。

11.推进自身绿色低碳运营。银行保险机构要树立绿色办公理念,增强信息化、集约化管理能力,完善有关制度机制,建立更加高效、低碳的服务体系。提升自身运营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表现,规范经营行为,实施绿色运营、绿色采购、绿色出行,做到节约用电、节约用水,推行办公建筑节能、无纸化办公。科学确定运营碳减排目标和实现路径,降低日常运营碳排放强度。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探索推动碳中和网点建设。

(四)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

12.完善风险管理机制。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,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。银行机构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贷款“三查”、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。保险公司要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承保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,发挥差别化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。

13.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。银行保险机构要有效识别、监测、控制业务活动中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,实现风险的全流程管理。加强授信和投资尽职调查,全面识别并了解项目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及影响。探索逐步将企业环评、碳表现、碳定价、信息披露情况等纳入管理流程,加强授信和投资审批管理,完善合同管理、资金拨付管理,强化贷后和投后管理,对资金使用用途、项目环境效益等定期开展监测评估。对有潜在重大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客户,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。

14.有效应对气候风险。银行保险机构要探索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方法、技术和工具,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,分步分行业开展情景分析、压力测试,持续完善模型、参数,逐步将分析和测试结果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。加强对高碳资产的风险识别、评估和管理,稳妥应对转型风险。加强对物理风险的研究,探索评估重点行业和地区的物理风险暴露水平。保险公司要完善绿色保险有关风险评估模型,做好对气候变化、自然灾害等的风险分析。

双击此处添加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