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口岸建设快速发展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赣州口岸平台的设立和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。赣州铁路口岸获准成为全国第八个临时对外开放口岸,全国内陆口岸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挂牌运行,赣州机场设立航空口岸正式列入国家口岸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,龙南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、瑞金陆路口岸作业区获批设立并开工建设。赣州至厦门、深圳铁海联运快速货运班列开通运行,赣欧(亚)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双向开行,经深圳盐田、蛇口和满洲里口岸入境的进口木材实现了口岸直通,为把我市打造成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和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据统计,我市本地发运的国际集装箱由2011年的12945重标箱增加到2016年的27511重标箱,货重由2011年的9.35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18.2万吨,年均分别增长16.3%、14.2%。
专栏1:“十二五”以来赣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| |||
指标名称 | 单位 | 完成情况 | |
2016年完成值 | 年均增长 | ||
实际利用外资 | 亿美元 | 15.15 | 10.4% |
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| 亿元 | 676.75 | 20.75% |
外贸进出口 | 亿美元 | 41.12 | 16.7% |
外贸出口 | 亿美元 | 33.91 | 17.22% |
对外直接投资 | 万美元 | 1688 | 25.5% |
口岸货运量 | 重标箱 | 27511 | 16.3% |
万吨 | 18.2 | 14.2% |
(二)赣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
1.开放型经济总体规模较小。2016年,赣州市外贸进出口排名全省第五,位列南昌、九江、吉安、上饶之后,进出口总额在全省占比只有10.2%,仅有排名第一(南昌)的43.7%。2016年赣州市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14.5%,较南昌相差近一半。招商引资引进龙头带动型的重大项目较少,产业层次偏低,带动能力不强,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不多。